保国寺山门外观

保国寺位于宁波西郊灵山之上,原名灵山寺,唐代由僖宗皇帝赐名保国寺。当然,这只是保国寺名称的由来,证明它曾经是一座历史久远的寺庙,但应该没人会觉得如今它仍旧是一座唐代寺庙。


(资料图)

年代越是久远,留存至今的木结构建筑越少。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冷兵器时代朝代更替的战火。杜牧有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迄今在中国发现的建筑主体仍旧属于唐代的寺庙,仅存2座,都在山西省,分别是五台县的南禅寺以及佛光寺,另有一座广仁王庙,也在山西,据称仅几根大梁属唐代,要说整体属于唐代有些牵强。

保国寺虽得名于唐代,但留存至今的唐代遗物仅有天王殿前的两个经幢。它的建筑主体大雄宝殿是整个建筑群最古老的部分,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距今已1010年,是中国南方现存至今第二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保国寺建筑群各部分建造年份

虽然是第二古老,从建造年份上比不上南方现存最古老的福州华林寺大殿,但保国寺在古建筑界的地位却超过华林寺太多,有“北看佛光寺,南看保国寺”的赞誉,其实佛光寺也不是北方最古老的唐代建筑,然而同样得益于谁保存得更完整,更有史料价值,谁更具有时代建筑的代表性,形成了南北寺庙双绝。

01 它为何能保存千年

中国南方最强古建——保国寺,其实在当地,甚至在浙江省,名气都不是很大,即便是周末,前往游览的人稀疏可见。养在深山人未识,用来形容度过千年岁月的古寺,也是恰如其分。

保国寺位于宁波西北灵山脚下,距离三江交汇商贾云集的明州(宁波古称)直线距离超过12公里,以古代的交通视野看,并不属于交通便利可达。无独有偶,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发现也是验证了这个规律,掩藏在深山中,相对就远离战火的波及。据史料记载宋时期的宁波城内,大小寺院多达几十座,然而都架不住历史车轮的倾轧。建在郊区山麓,清净幽深,远离尘世喧嚣,反而留存了下来。

除了远离俗世,保国寺的选址对它历经千年岁月贡献也不小。

保国寺古建筑群位于宁波市江北区灵山山腰,余姚江支流慈江自西向东从寺庙南缘而过,形成寺院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格局。这种格局对空气流动具有一定阻挡作用,内部的气候环境相对外界更为稳定。在同等气候条件下,特别是建成至今,宁波也大大小小经历了几百次台风登陆,山脊对台风的削弱作用是明显的。

保国寺所处环境示意图

这种稳定性还体现在湿度上。局部小气候的稳定,使寺庙所处环境的湿度年变化幅度较低,避免了潮湿和干燥交替作用对建材材质的侵蚀。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潮湿多雨,多雨潮湿的气候一直是保存木结构建筑的不利条件,从保存至今的20多座宋代木结构建筑分布看,绝大部分在北方,位于南方的仅有3座,也证明了气候对木构建筑存世的影响。保国寺大殿作为木结构建筑,在如此高湿度的环境下能够保存近千年,实属不易。

02 它为什么是最好的

上世纪50年代,保国寺被意外发现并鉴定为宋代木构建筑,改变了当时国内建筑史学界普遍认为长江以南地区不可能留有宋代早期建筑遗存的学术观点,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史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自那以后对它的研究就没种停过,研究越多,越是发现这座寺庙不简单。

保国寺大殿所反映的木构营建理念以及诸多工艺手法,与北宋传奇巨著《营造法式》的记载如出一辙,被视作印证《营造法式》北宋官式建筑的“活标本”。《营造法式》的记载本身就不好理解,梁思成先生穷其一生研读《营造法式》,就是为了还原和传承千年之前古代营造技术的巅峰面貌,保国寺之所以“好”,就在于很多地方它成了验证《营造法式》记载的“孤本”,如果没有它,书中的很多记载便无从有眼见为实的证明。

而有了保国寺,便有了从其中探究宋代建筑思维和艺术审美的可能。

比如保国寺独有的”瓜棱柱“,可以揣测一下这种技术发展背后的原因。一是经过唐朝对原木的大规模开采,自然的供给能力明显跟不上了,那种动则几百年才能长成的粗大实木的数量变得有限,这才促使工匠用榫卯拼合的方式,研发出瓜棱柱。瓜棱柱的诞生有原材料短缺的背景,也是迫于无奈的产物。这种做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以小拼大,兼具审美艺术效果。保国寺大殿的瓜棱柱是现存宋代遗构中的唯一案例,凸显着宋代建筑物的时代特征。

瓜棱柱拼合动画

一般而言,从材料承重的稳定性考虑,拼合柱肯定是不如完整原木柱坚固耐用的。然而,保国寺的瓜棱柱承载着几十吨的屋顶重量历经千年,足以证明在实用性和坚固程度上,这种技术已经使柱体具有不亚于完整原木柱的能力,工艺的创新不仅成就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展现了足够的技术自信。

保国寺大殿的瓜棱柱(北宋)

保国寺的“好”,一方面体现在它验证《营造法式》方面独有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是为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宋代官方建筑特别是江南营造技术水准开启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看它的木结构设计,从木作取材、斗拱的搭配,乃至于梁间的绘画,映射的是千年之前人们对建筑的理解和技术的实现方法。比如保国寺有着复杂的斗拱结构,它的斗拱用材是五等材,藻井用材是七等材,吻合《营造法式》用材规定。

更为奇妙的地方在于,斗拱用材断面高宽比为3:2,这个比例兼顾了构件的刚性、强度和出材率等问题,达到最理想的受力效果和最高出材率的经济适用性。这一问题的答案,西方材料力学要到17-18世纪才获得,11世纪中国的《营造法式》与其背后那一批默默无闻的工匠,已经将这一结论用在实践中并且记录传承下去。

保国寺对研究和理解《营造法式》无疑具有目前最高的实例验证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说它不是最老的,但却是最好的。但保国寺并非按照《营造法式》来建造的,这有个历史先后的问题,保国寺建造年份要早于《营造法式》成书大约90年。年份早于成书,却和书中所记载高度还原,这恐怕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保国寺很有可能是《营造法式》编纂时参考的实体母版之一。

《营造法式》固然是北宋官方建筑规范的集大成者,但这样一部伟大作品并不是凭空产生,它其实有80%左右是对当时已有优秀营造技术的总结,属于从官方的角度肯定并且推广,保国寺很可能就是《营造法式》重点肯定和推广的实例。

03 倾斜之柱和两翼齐飞

保国寺大殿16根立柱并不是垂直向上,而是可以肉眼可辨地发现存在倾斜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明清建筑中很少见。然而,在五代到两宋时代,立柱倾斜这种现象却是刻意为之的。

《营造法式》中原文记载: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谓之侧脚。每屋正面谓柱首东西相向者,随柱之长,每一尺即侧脚一分;若侧面谓柱首南北相向者,每一尺即侧脚八厘。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如长短不定,随此加减。

宋代建筑独特的侧脚特征

侧脚这种营造技术始于唐末,在两宋时期被推为官方施工方法。柱子都微微向内倾斜,利用这种内倾的设计,使得屋顶的巨大重量沿着柱子传导压力,在水平向形成一个向外的分量,相应的柱子对屋顶的承载力就产生一个水平向内的分量,这两个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有利于梁与柱的榫卯咬合越来越紧密。讲白话地说,主要作用是将柱子向建筑中心聚拢,增加稳定性,但是这种做法也有缺点,那就是施工极其麻烦。

首先,侧脚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面阔方向的立柱,柱高一尺,那么侧脚一分,也就是侧脚偏移距离占柱高的10/1000,如果是进深方向的立柱,侧脚偏移距离占柱高的8/1000,以柱高8米计算的话,侧脚偏移量要求精确到64毫米,不能多不能少。其次,偏移量做精准了还没完,《营造法式》记载:凡下侧脚墨,于柱十字墨心里再下直墨,然后截柱脚、柱首,各令平正。意思还得重新定垂心,把由于倾斜带来的柱脚和柱首不平整的地方精准截平。

由于施工难度过大,侧脚这种工艺在元代以后逐渐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方法是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因而,具有侧脚特征就成为宋代建筑的千古绝唱。保国寺大殿的16根宋代木构,微微内倾了千年之久,足以证明在那个创造力爆棚的年代,建筑技艺巅峰是多么令人仰望的存在。

在《营造法式中》与侧脚一并叙述的,还有一种建筑样式叫“生起”。说的是建筑物立面上,檐柱自中央由当心间向两端依次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优美的曲线。《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不生起,次间柱升两寸,以下各间以此递增。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形成宋制建筑外檐弧形审美的独特气质。不过,遗憾的是保国寺并没有保存有“生起”的外观形态。

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

04 奇巧匠心与宋韵千年

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正是北宋王朝经过了五十年修养生息而文明勃发的时期。刚刚经历了唐末、五代战乱的北方中原地区,城垣残破、寺宇凋零、工匠离散。与中原战乱不一样的是,五代时期,江南吴越之地相对稳定、繁华,建筑及手工业十分发达。入宋后杭州顺理成章地成为宋朝制造业的中心。包括北宋重要寺庙的铜佛造像,也均在杭州铸造,并通过船运车载,运送到各地寺宇。宁波保国寺大殿是北宋鼎盛时期的建筑,又地处江南腹地,其建筑艺术与技术,势必代表了宋代江南工匠的技术与艺术水准。

保国寺大殿从建构到装饰、从整体到局部甚至细节,都无声地向我们传递着它所属的时代印记。北宋初年,建筑正处于从唐代比较注重气魄的凝重、庄严,向宋代比较绚丽多姿的方向转变,保国寺大殿正是见证这一转变过程的历史建筑。保国寺大殿是以木头为基本词汇写就的宏篇史诗。许多在现代生活中逐渐淡出的“木”字偏旁的汉字,譬如栱、椽、檩、枋、榫、桁等,在这部史诗中一一复活。在一种极其精细的追求和不厌其烦中,北宋的江南工匠把木头的作用和特质演绎到了极致,所有的木构架全凭斗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榫卯技术的科学精确,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如今的保国寺是作为古建筑博物馆存在的。为了保护这座稀有的北宋古建筑,保国寺没有恢复它作为寺院的功用,杜绝由于香火可能引发的威胁古建筑安危的致命火灾,并且,即使不会引发火灾,香火的烟气也是不利于古建筑木材保护的。

就是这样一座殿宇,千年来一直藏在灵山山坳中,曾经一度辉煌,然后长时间被人所遗忘。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就当千年之后,人们无尽怀念两宋的辉煌,怀念中国古代文化、科技的造极之世,保国寺拂去千年的尘埃,告诉世间,两宋的技艺和审美并没有走远,也没有淹没于历史,而是在这座沉寂了千年的殿宇中,完好如初地保存着,无论你看到,还是看不到,它都无声无息静候岁月。

关键词: